作物營養(yǎng)失調表現部位
作物營養(yǎng)失調表現部位
氮不足時植株生長矮小,分枝分蘗少,葉色變淡,呈淺綠或黃綠,色澤均一,尤其是基部葉片。因氮易從較老組織運輸到幼嫩組織中再利用,首先從下部葉片開始黃化,逐漸擴展到上部葉片,黃葉脫落提早。株型也發(fā)生改變,瘦小、直立,莖桿細瘦。根量少、細長而色白。側芽呈休眠狀態(tài)或枯萎。花和果實少。成熟提早。產量、品質下降。
作物缺磷癥狀
植物缺磷時植株生長緩慢、矮小、蒼老、莖細直立,分枝或分蘗較少,葉小,呈暗綠或灰綠色而無光澤,莖葉常因積累花青苷而帶紫紅色。根系發(fā)育差,易老化。由于磷易從較老組織運輸到幼嫩組織中再利用,故癥狀從較老葉片開始向上擴展。缺磷植物的果實和種子少而小。成熟延遲產量和品質降低。輕度缺磷外表形態(tài)不易表現。不同作物癥狀表現有所差異。
作物缺鉀癥狀
作物缺鉀時纖維素等細胞壁組成物質減少,厚壁細胞木質化程度也較低,因而影響莖的強度,易倒伏。蛋白質合成受阻。氮代謝的正常進行被破壞,常引起腐胺積累,使葉片出現壞死斑點。因為鉀在植株體中容易被再利用,所以新葉上癥狀后出現,癥狀首先從較老葉片上出現,一般表現為最初老葉葉尖及葉緣發(fā)黃,以后黃化部逐步向內伸展同時葉緣變褐、焦枯、似灼燒,葉片出現褐斑,病變部與正常部界限比較清楚,尤其是供氮豐富時,健康部分綠色深濃,病部赤褐焦枯,反差明顯。嚴重時葉肉壞死、脫落。根系少而短活力低,早衰。
作物缺硫癥狀
缺硫植物生長受阻,尤其是營養(yǎng)生長,癥狀類似缺氮。植株矮小,分枝、分蘗減少,全株體色褪淡,呈淺綠色或黃綠色。葉片失綠或黃化,褪綠均勻,幼葉較老葉明顯,葉小而薄,向上卷曲,變硬,易碎,脫落提早。莖生長受阻,株矮、僵直。梢木栓化。生長期延遲。缺硫癥狀常表現在幼嫩部位,這是因為植物體內硫的移動性較小,不易被再利用。不同作物缺硫癥狀有所差異。
作物缺鎂癥狀
鎂在植株體中移動性強,植物中鎂的70%可移動,與無機陰離子和蘋果酸鹽、檸檬酸鹽等有機陰離子相結合。一般缺鎂癥狀首先出現在低位衰老葉片上,癥狀為下位葉葉肉為黃色、青銅色或紅色,但葉脈仍呈綠色。進而整個葉片組織全部淡黃,然后變褐直至最終壞死。癥狀大多發(fā)生在生育中后期,尤其以種子形成后多見。因為植株體內鎂的再利用效率較高。癥狀常為脈間失綠,嚴重時葉緣死亡,葉片出現褐斑。雙子葉植物褪綠形式有:葉片全面褪綠,主、側脈及細脈均保留綠色,形成清晰網狀花葉;沿主脈兩側呈斑塊褪綠,葉緣不褪,葉片形成近似“肋骨”狀黃斑;黃化從葉緣向中肋漸進,葉肉及細脈同時失綠,而主、側脈褪綠較慢。嚴重時邊緣變褐壞死,干枯脫落,呈“爪”狀或“掌”狀。單子葉植物多表現為黃綠相間的條紋花葉。各種作物表現的癥狀有差異。
作物缺鈣、硼、鉬、鋅癥狀
鈣不足一般表現為生長點受損,乃至壞死,呈“斷脖”癥狀。根尖和頂芽生長停滯。幼根畸形,根系萎縮,根尖壞死,根毛畸變,有的呈鱗片狀,根量少。幼葉失綠、變形,常出現彎鉤狀,葉片皺縮,葉尖扭曲,葉緣卷曲、黃化。嚴重時新葉抽出困難甚至互相粘連,或葉緣呈不規(guī)則齒狀開裂,并出現壞死斑點。斑點部分由于細胞壁崩壞溶解等,呈半透明狀。細胞間隙還出現棕色物質積累,甚至滲出體外。嚴重缺鈣時生長點壞死。缺鈣根常常變黑腐爛。
硼不易從衰老組織向新生組織移動,硼頂芽先停止生長。缺硼植物受影響最大的是代謝旺盛的細胞和組織。硼不足時根端、莖端生長停止,嚴重時生長點壞死,側芽、側根萌發(fā)生長,枝葉叢生。葉片粗糙、皺縮、卷曲、增厚變脆、皺縮歪扭、褪綠萎蔫,葉柄及枝條增粗變短、開裂、木栓化,或出現水漬狀斑點或環(huán)節(jié)狀突起。莖基膨大。肉質根內部出現褐色壞死、開裂。繁殖器官分化發(fā)育受阻,花粉畸形,花、蕾易脫落,受精不正常,果實種子不充實。不同作物的癥狀有差異。
植物缺鉬癥有兩種類型,一種是葉片脈間失綠,甚至變黃,易出現斑點,新葉出現癥狀較遲。另一種是葉片瘦長畸形、葉片變厚,甚至焦枯。一般表現葉片出現黃色或橙黃色大小不一的斑點,葉緣向上卷曲呈杯狀。葉肉脫落殘缺或發(fā)育不全。不同作物的癥狀有差別。缺鉬與缺氮相似,但缺鉬葉片易出現斑點,邊緣發(fā)生焦枯,并向內卷曲,組織失水而萎蔫。一般癥狀先在老葉上出現。
鋅在植物中不能遷移,因此缺鋅癥狀首先出現在幼嫩葉片上和其它幼嫩植物器官上。許多作物共有的缺鋅癥狀主要是植物葉片褪綠黃白化,葉片失綠,脈間變黃,出現黃斑花葉,葉形顯著變小,常發(fā)生小葉叢生稱為“小葉病”、“簇葉病”等,生長緩慢、葉小、莖節(jié)間縮短,甚至節(jié)間生長完全停止。缺鋅癥狀因物種和缺鋅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作物缺鐵和錳癥狀
鐵流動性很小,老葉片中的鐵不能向新葉轉移,缺鐵表現在幼葉上。缺鐵葉片失綠黃白化,心葉常白化,稱失綠癥。初期脈間退色而葉脈仍綠,葉脈顏色深于葉肉,色界清晰,嚴重時葉片變黃,甚至變白。雙子葉植物形成網紋花葉,單子葉植物形成黃綠相間條紋花葉。
錳為較不活動元素。缺錳先在新葉葉脈間綠色褪淡發(fā)黃,葉脈仍保持綠色,脈紋較清晰,嚴重缺錳時有灰白色或褐色斑點出現,但程度通常較淺,黃、綠色界不夠清晰,常有對光觀察才比較明顯的現象。嚴重時病斑枯死,稱為“黃斑病”或“灰斑病”,并可能穿孔。有時葉片發(fā)皺、卷曲甚至凋萎。不同作物表現癥狀有差異。